这时,古润文跑过来对古润才说:“四哥哥,给我们讲个故事吧!”
古润才兴致正好,应道:“好,就讲这石牛山的故事!”
古润文和孩子们抢着说:“这故事我们早听过了!不就是那头牛偷吃了我们禾苗,跑到这里,被雷公打死变成了石头嘛!”说着指了指石牛颈部的裂缝,“看!这就是雷劈的证据!”
古润才笑了:“你们知道吗?每个故事的主干都差不多,但里面的细节和讲法却可以大不相同。同一个故事,不同的人讲出来,味道就不一样,这跟讲故事的人的经历、学问、想法都有关系。”
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古润才又问:“那你们还想不想听?”
“想听!想听!你快讲吧!”孩子们催促道。
“石牛山因这石牛而闻名,我们石牛村也因石牛山而有了名气。”古润才开了个头。
古润蕊打趣道:“你这样说,他们能听懂吗?”
古润才也笑:“也是,那我就讲得通俗点儿。”
他清了清嗓子:“这故事啊,也许是发生在明末清初那会儿,也说不准……”
还没说完,古润蕊又笑着打断:“嗨,这就是个民间传说,不用那么较真。这种传奇故事,跟新闻和人物传记不一样,就是给大伙儿茶余饭后解个闷儿。就算里头有些事跟现实碰巧一样,那也是巧合,没啥法律责任。”
古润才连连点头:“是是是,你说得对。”
孩子们早已等不及,不停地催促。古润才整理思绪,开始讲述:
“说不清是哪个朝代了,牛浸塘原来真是一个大水塘,现在村口那大堤,就是当年的堤坝。住在塘边的人家,靠养鱼捕鱼为生,在水淹不着的地方种点水稻。他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日子虽辛苦,倒也安宁。”
“也不知从哪天起,村里来了一头野水牛。它趁人不注意,就偷吃人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禾苗。等人发现了,它就一溜烟逃进深山老林,没了踪影。人们又气又恨,却拿它没办法。”
“有一天,天上乌云密布,电闪雷鸣,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。这大雨一直下了一天一夜。第二天早上人们起床一看,糟了!牛浸塘的水没了!原来一天一夜的洪水,把堤坝冲开了一个大口子,水都流光了!”
“后来啊,有个风水先生爬上石牛山来看风水龙脉,无意间惊奇地发现这座像牛的山上,竟然真有一块像牛一样的大石头卧在顶!跟他一起的本地人以前也上过山,都说从没见过这块石头。他们一琢磨,猜这石头就是那头偷吃禾苗的水牛变的!准是那天打雷,被雷公劈死在山顶,化成了石头!”
古润才讲到这里,故意停住了:“你们听到的故事,到这儿就完了吧?”
孩子们异口同声:“是呀是呀!后面还有吗?快说快说!”
古润才卖关子:“后面的才精彩呢!不过大人一般不会跟小孩子讲这后半段。”
孩子们更加心痒难耐,围着他不停央求。古润才看效果达到,这才松口:“既然你们这么想听,我今天就破例讲给你们听。不过,你们打算怎么谢我呀?”
孩子们面面相觑,答不上来。古润文突然灵机一动:“下次摘野果,最熟的让你先吃!好不好?”
古润才一听乐了,旁边的古润蕊和古润田也笑起来。古润才点头:“好!难得你有这份心,那我就把这下半段讲给你们听。”
“那风水先生看到这石牛,不停地摇头叹气:‘可惜啊可惜!天意啊天意!’那本地人忙问可惜什么?天意什么?风水先生起初不肯说,经不住本地人苦苦哀求,这才开口:‘山势平缓才有形,河道弯曲才有情。你们这石牛山的龙脉啊,只在牛浸塘里弯弯绕绕,伸展不出去。村口堤坝又崩了,聚不住水财。这地方,注定是出不了大官,发不了大财喽!’”
孩子们好奇地问:“什么叫龙脉绕不出村口呀?”
古润才解释道:“就是说咱们石牛山的山脉又短又缓,只在牛浸塘里面打转,不往远处延伸。风水先生说这样的山脉,难出大官巨富;加上村口开阔不收,堤坝又破了口子,注定聚不住财气。不过风水先生又说,好在咱们牛浸塘是:‘千溪环绕升祥气,万山翠绿聚福地’。意思是说牛浸塘小溪小河多,山也多,重重叠叠,曲曲弯弯,虽然不能大富大贵,倒是个养人修身、平安和乐的好地方。”
古林盛不禁问:“那要是我们把牛浸塘的堤坝重新修好,把水塘弄回来,我们不就都有钱了?”
古润才看了看他,说:“问得好!但风水书上讲,人为的填埋修造虽然能改点风水格局,终究比不上天然生成的宝地。”他接着补充,“我还听别的风水先生说过,石牛村真正的风水宝地不在牛浸塘,而在牛浸塘堤坝外的牛肚寨。他们说石牛山两条最长的龙脉经过牛浸塘都没停留,一直延伸到石牛村的中心点,也就是牛肚寨那里,才豁然开朗。两条主脉在村尾合拢,就像人的两条胳膊紧紧抱住一个大锅盖似的,村口和水口都收得严严实实。风水先生说这样才叫‘藏风聚水’,是个人杰地灵、能出人物的好地方!”
古林盛追问:“那我们牛浸塘就没办法补救了吗?”
“这个问题,当年当地人早就问过那风水先生了。”古润才继续讲道:
“那风水先生说,可以在堤坝破口的地方种上一排树,多少能弥补一下开口的不足。虽然作用不大,但起码看起来不那么空旷了。”
“风水先生走后,那时的村民真就在堤坝上种了一排榕树苗。说来也怪,那些长得茂盛的榕树,每隔一年就会莫名其妙死掉一棵。到了现在,就只剩下靠近村路边那一棵了。”
没等古润才说完,古润文抢着问:“是不是现在村口那棵叫‘富贵树’的大榕树?”
古润才点头:“对,就是它!不过这棵树,也有它自己的故事,你们知道吗?”
孩子们纷纷摇头:“我们只听过水牛偷禾苗变石头,别的没听过。”
这时,来哥大声说:“这个我知道!我听大人讲过,以前有个赌鬼赌输了钱,就去求这棵树保佑他翻本,结果真灵验了!后来人们就叫它‘富贵树’了!”
“对,你说得对,就是简单了点,我来补充一下。”古润才接着讲:
“相传有个赌徒,把家当输得精光,眼看就要讨饭了。一天,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这棵榕树下乘凉,愁着明天的饭辙。想来想去没出路,就掏出身上仅剩的一文钱,对着大树念叨:‘大树啊大树!看你长得枝繁叶茂,日子过得挺滋润,我却穷得叮当响。你要是真有灵,就保佑我用这一文钱翻本吧!要是真赢了,我一定杀鸡放炮来谢你!’说完,竟真跪下磕了几个头。拜完之后,他揣着那一文钱就进了赌场。说来也怪,那天他的手气跟以往大不相同,仿佛真有神灵相助。太阳落山时,他果然把之前输掉的本钱都赢了回来!”
“第二天一早,他又跑到榕树下跪拜:‘神树啊神树!托您的福,我把本钱赢回来了,可输掉的家当还没赢回来啊!求您再保佑我把家当也赢回来吧!到时候我一定杀鸡放炮谢您!’拜完又去赌。到太阳下山,果然连家当也赢了回来!”
“第三天一早,这赌徒再次来到树下:‘好树啊好树!您帮人帮到底,送佛送到西吧!本钱和家当是回来了,可我还没赚到钱呢!您再保佑我赢点利润回来,我保证杀鸡放炮重谢!’说完又进了赌场。日落时分,他果然又赢了不少钱回来!”
“这赌徒本来只是死马当活马医,没想到三次祈求都灵验了!他彻底相信这榕树是棵神树。第四天一大早,他真就杀鸡买炮,来到树下酬谢。轰隆隆的炮声引来了好奇的村民。一问之下,大家才明白原委。消息一传开,便有赌徒接二连三地跑来祈求保佑赢钱。再后来,这棵树的名声越传越广,就成了牛浸塘村民求财的神树。发展到现在,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祈祷升官发财的‘富贵树’了!”
孩子们听完,七嘴八舌地说:“原来富贵树是这么来的呀!”“那个赌徒也太贪心了!”“真是贪得无厌!”
古润才望着远方,若有所思地说:“这……也许人性本就如此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