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千千小说网 > 石牛记(修改本) > 第3章 石牛传(1)

第3章 石牛传(1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秋收的忙碌过后,人们放慢了脚步,日子像冬日的阳光,懒洋洋的。

这天清晨,半山腰的白雾还未散尽,朝阳已从山头洒下第一缕曙光。山洼里静得出奇,没有风拂树叶的颤动,也没有虫鸣鸟叫的喧嚣,宛如一幅凝固的山村画卷。

古润才呆呆望着这凄美的景色,心头涌起淡淡的忧愁和无限的惆怅与无奈。

蜜月刚过,他便发觉婚姻并未带来想象中的快乐,反而像一道无形的枷锁,令他倍感孤独和寂寞。曾经的美好志向,如同山中的云雾般渐行渐远,取而代之的,是妻子不厌其烦的唠叨和永远干不完的农活。

他开始无比怀念婚前的自由与轻松,怀念那些一起长大的玩伴,怀念无人管束的惬意时光。

“唉!婚前婚后,简直是两种日子。以后想和他们痛快玩闹,怕是难了。”他叹息着,随即转念一想,“与其在这儿愁肠百结,不如趁现在去找他们痛痛快快玩上一天!”

“去哪儿呢?”

“对了!就去石牛山畅游一番!”主意一定,他立刻动身去约发小古润蕊和古润田。

本打算就他们三人去,可古润才平日就爱给孩子讲故事,颇受孩子们欢迎。一听要去石牛山,一群孩子立刻缠着要跟去。三人难得热闹,便爽快应允。

通往石牛山的路有好几条,三人商议后,最终选择了半山腰那条“水利路”。这条路是大集体时代为引水灌溉、造田造地而修,故名“水利路”。如今虽不再用于灌溉,但渠水却流进了古雨志家的水缸,成了饮用水源;小路则成了村民上山下地的便捷通道。

孩子们一踏上这条路,如同出笼的鸟儿,叽叽喳喳欢呼雀跃地往前冲,不一会儿就把三个大人远远甩在后面。

古润才看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,再想想自己的处境,忧愁地叹道:“但愿这些孩子长大以后,能走出大山,自由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日子。”

“过自己想过的日子?谈何容易?特别是我们这些山旮旯里长大的,拿什么去实现?”古润蕊接口道。

古润田接话:“是你们要求太高了吧?我没文化,就念过小学,不像你们念过初中,理想远大。我就希望能像你那样娶个老婆,安安分分在家种地就挺好。”

古润才苦笑叹气:“你可别以为结了婚就好了。其实是:婚前舒适自然,婚后烦恼就到。我看啊,与其吵吵闹闹,还不如单身自在!”

“你都娶了媳妇就教人单身好?你呀,大大的坏人!”古润田认真地说。

古润蕊心里也有说不出的苦闷,长叹一声:“山里度日如年,山外眉舒目展;只因忧忧愁愁,所以才想赶紧走。”

古润田打趣道:“你们俩这一唱一和的,是在对对联还是对山歌?”

古润才和古润蕊相视一笑,走过去搭着他的肩膀:“都是胡言乱语,快走吧!孩子们影子都看不见了!”

走完这段林木掩映、弯弯曲曲的水利路,便到了水渠的源头——石牛山脚下,也是牛浸塘的最末端。

这里是一处小型瀑布,一道细长的水流如白练般从十多米高的山崖倾泻而下,水花四溅落入深潭,然后绕着潭中浸水的嶙峋巨石缓缓流淌。大部分水流沿着小河汇入大河,奔向大海;只有极小一股被引向古雨志家中。

孩子们在潭口乱石堆里欢笑着捉蟹捞虾,好不快活。古润田手持木棍,用力敲打河边锯齿状的野菠萝叶子,直到露出里面青绿色的野菠萝果实,才拔出腰间的砍柴刀将果茎砍断。一直守在他身边的古润蕊之弟古润文,拿着青绿带刺的野菠萝在孩子们面前炫耀,引得大家争抢。古润田笑着要了回去:“这东西重得很,全身是刺,又不能吃,你们抢什么抢?”话虽如此,脸上却满是得意与满足。

沿着瀑布旁陡峭的小路向上攀登,穿过一片茂密的杉林,眼前出现一条横跨半山腰的小路。这条路连接着南牛村与北牛村,往北走约十里,便可到达龙井镇。北牛村不少中老年人赶集都走这条山路,虽崎岖上坡下坡,却能比走村路省近一半路程。

到了这岔路口,他们不再沿溪而上,而是转向石牛山南边一条支脉的山脊。古润才三人都知道,这山脊曾有条小路通向顶峰,只因年深日久无人行走,早已被荒草淹没,哪里还看得出路的痕迹?

望着眼前比人还高的茂密荒草,没人愿意踏出第一步。古润蕊正想提议改道,古润才使了个眼色,悄声道:“看我的。”他转身面对孩子们,朗声问:“你们长大以后想不想当解放军?”

“想!”孩子们齐声回答。

“解放军可是英勇无畏的!眼前这点荒草就把你们挡住了,将来怎么当解放军?”古润才故意激将。

孩子们一时语塞。沉默片刻,古润森的长子来哥挺身而出:“我去!我长大就要当解放军!”

紧接着,古润蕊的弟弟古润文也喊道:“我也去开路!我也要当解放军!”

随后,古林盛、古林盛的哥哥古林泽、古润文的哥哥古润石、来弟、黄妹都争先恐后地涌上前去。他们背对着荒草,用力向后一压,比人高的杂草在身体重量下纷纷倒伏,渐渐显露出那条荒废小路的轮廓。遇到特别稠密坚韧的草丛时,荒草甚至会把整个人反弹回来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,他们便再次用力压下去,直到草彻底倒下。

古润才忙喊:“够宽了够宽了!不用重复压,能看清原来的路就行!你们都很勇敢,长大一定能当解放军!”

好在山脊这段荒芜的缓坡并不长,不多时便登上了开阔平坦的山岗。这里杂草低矮稀疏,视野极佳,可以远眺群山,风景优美。

顺着这条视野开阔的山脊小路再走十多分钟,便进入了石牛山又高又大的主峰区域。

通往山顶的依然是那条旧山路。山中林木茂密,遮蔽了阳光,虽然路上依旧荒草丛生,但路径轮廓依稀可辨,已无需再用身体去开路了。

攀爬行走约两个小时后,一行人终于登上了石牛山的最高峰——主峰顶。

石牛山因山顶一座形似水牛的天然巨石而得名,整个山体状如卧牛。他们此刻所在的主峰,形似牛的后颈,是整个龙井镇海拔最高的地方。

从顶峰缓缓下行,是平坦的“牛脊背”。再走十多分钟,经过一处慢坡,眼前又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岗坪。岗坪向东延伸数百米后戛然而止,尽头便是陡峭悬崖。村民说这段岗坪是牛的臀部,而那座巨大的石牛像,就静卧在岗坪中央。

这块位于东北边的天然巨石,高约四米,长逾十米,底部宽约八米,顶部宽约五米。巨石通体漆黑粗糙,形状酷似一头卧牛。更为神奇的是,在“牛颈”处天然裂开一条约五十公分宽的缝隙,将“牛头”与“牛身”分开,使得这石牛棱角分明,栩栩如生。

先到的孩子们见到石牛,兴奋地就往“牛背”上爬。但石壁陡峭,唯一能借力的裂缝边缘也极难攀爬,只有少数几个大孩子勉强爬了上去。

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,古润才三人找来一棵断木,架在裂缝顶端,形成了一座通往“牛背”的独木桥。桥虽有些高,但对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,走上去并非难事。

爬上宽阔的“牛背”,居高临下俯瞰群峰,豪情顿生。孩子们忍不住肆无忌惮地狂呼大叫,痛快淋漓地高歌乱舞。不仅是孩子们兴奋异常,就连他们三个久居大山的大人,也不禁为这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而感慨万千。

此刻的古润才,静静凝望着远方。天地相接处,一片朦胧的雾白;稍近处,是重峦叠嶂、白云缭绕的群山;眼前,是南牛村疏落低矮的房舍和收割后略显空旷的稻田;脚下,则是青黄相间的树林。这“一览众山小”的壮阔景象,令他神清气爽。他合上双眼,感受着习习凉风,聆听着山鸟啼鸣,仿佛自己也化作一只飞鸟,正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地之间。置身于这浩瀚自然之中,他恍然觉得自己不过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小树,往日的苦闷与压抑,在此时此地,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沉重。

古润蕊也全神贯注地眺望着东方,表情平静,内心却汹涌澎湃: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!人活一世,要活就活出精彩!遥远的东方,或许就是我精彩人生的起点!

古润田指着眼下不远处的北牛村说:“平时从村头走到村尾,少说也得走半小时,怎么从这里看下去,变得这么小?”

古润蕊笑着指更远处:“你再看看龙井镇,还没一片树叶大呢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