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千千小说网 > 空生录 > 第64章 霜血之二

第64章 霜血之二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如今已是夏初,北堰的雪开始有融化的迹象。北堰是个常年寒冷之地,冬日的风尤为刺骨,放眼望去尽是洁白,每到夏月,虽还是冰天雪地,但雪层会融掉一部分,不论湖面还是山崖,都会变得危险。

交连东荒与北地边境的是翠裕岭,此地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,部分还未融化的洁白霜雪下,裸露出万木新生的翠色枝叶,娇嫩得仿佛可以滴出露水一般。

按凝和所言,沿着翠裕岭往西走两日便是北堰的永冻土,永冻土之上有高高低低数十座的高山,而此地唯一的一条路,便是从这些绵延山峰的悬崖之下蜿蜒而过。悬崖高有数十丈,阴风呼啸,时不时有冰锥坠落,所以走的人甚少,大部分人会选择从翠裕岭绕路,自羡林穿过,途经植穆郡再到达北堰,不过如今植穆郡一直处在戒严备战的状态,加上四处都是中陵与北堰的军队,不适宜再走那条路耽误时间。

“北堰的野外不能夜宿,否则即刻便被冻死,我们尽快赶路,等到了境内,便可以找个村落休息。”凝和与雁灵同乘一马,她坐在雁灵的身后,紧紧抱着雁灵的腰,“趁着天还未黑,我们快些走吧!”

“好。”

雁灵纵马疾驰,百里延与弥月紧随其后,三匹马儿飞快地穿过群山之间夹着的窄路,往着目的地奔去。百里延伤了一只手,不过他的马术奇佳,单手驭马还能稳住身子平衡,速度也丝毫没有落下。

渐渐地,天色越来越暗,悬崖下的狭道本就昏暗,入夜后更是漆黑一片。看不见前方的路,几人的动作逐渐慢了下来。

凝和心知赶不及入境,便对雁灵道:“雁灵,这里距离境内还有一半的路程,我们先上这座雪晨山,找个高处的地方休息,明日一早再下山离开。”

山上有石头或树木可以避风,运气好的话还能找个山洞休息一夜,比在悬崖下安全得多。众人沿着那条藏在雪松木之间的陡峭山路上了山,一口气到了半山腰。

半山腰处有一条吊桥,他们运气还算不错,吊桥对面的山壁上便有个被松木与霜雪半掩住的洞窟。

众人进了洞窟。

这个洞窟并不深,不过足以抵御横穿过山间的北风。弥月在洞窟外边捡了些枯枝,又升起火堆,凝和将李厌准备的包袱打开,取出里边放着的包子。包子已经冻得梆硬,雁灵将它们放在火堆边热了热,然后众人分食,垫了垫肚子。

此地无人踏足,也不需要刻意守夜,众人围着火堆说了会话,便各自休息去了。

天色快亮起来的时候,洞窟中的火堆已将要烧尽,雁灵迷迷糊糊间被冻醒过来,她看了看外边还昏暗着的天色,又看了看还在熟睡的几人,便裹了斗篷外出寻找枯枝。

此时天色朦胧,空气中带着凛冽之意,雁灵拾了一大把枯枝,将其夹在手肘间,正准备回洞窟,便听到一阵巨响。

她转过身,看着一块巨石从高处掉了下来,将他们来时的吊桥砸断了。吊桥在瞬间随着巨石一同坠了下去,许久才发出一声闷响。雁灵探出头,看了看漆黑得仿佛望不见底的山下,叹了口气。
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

雁灵回到洞窟里边。彼时,凝和与弥月已经被这有些让人悚然的声音惊醒,他们见雁灵不见了,正要出去找,恰好雁灵回来了,他们先是松了口气,又忙问发生了何事。

“大概是山上的雪化了,有个巨石掉了下来,将吊桥砸断了。”雁灵往火堆里添了枯枝,又拨了拨火堆,说到,“凝和,接下来该怎么走,还有别的路吗?”

“如果是这样,只能继续往山上走,再从另一侧下山了。”凝和道,“此山不难行,山顶还有座宫观,就是需要多一日的时间。”

“那天亮后便继续往上走吧。”雁灵道。

等了大约半个时辰,天色才悠悠地明亮起来,从这儿往山上的路较为陡峭,无法驭马而行,于是他们背着行囊,牵着马儿缓缓地往上山。

这一路走了两个多时辰,终于可以遥遥看见一片平坦的山顶,以及凝和所说的那座宫观。宫观是早年间用于祭天的,经年久远,早已废弃。

冰凉的雪片落在凝和的脸上,她抬头,看着鹅毛似的雪花自空中悠悠飘落。

下雪了。

这个季节下雪并不是什么好兆头。凝和看了眼昏沉的天空,面色逐渐凝重。

雁灵走在队伍最前边,因为雪山难行,加上坡路陡峭,她走得并不快。忽地,她停了下来,伸手拦下身边与她并行的弥月。

“雁灵,怎么了?”凝和体力并不好,爬山对于她来说显得有些艰难,见雁灵停了下来,她便也停下,喘着气儿问道。

“戌方位近五十米,雪蓟被踩过,山壁也有攀爬痕迹。”雁灵道,“宫观中有人。”

四周的空气仿佛倏然凝结。弥月虽默不作声,却默默地握紧了腰间的刀。

“没有回头路了。”凝和顿了顿,道,“风伴雪,自北而来,这时候不能下山。”

“继续往前走吧。”雁灵后退几步,与凝和并行,开口安慰道,“也许只是我多虑了。”

风越来越大,众人又行了片刻,那座几乎只剩尺椽片瓦的宫观终于清晰地浮现在风雪中。宫观的房檐至护栏处系了一道道绳索,上边规律地挂着碧青与浅云色的幡旗,这些幡旗常年遭受风雪的肆虐,却仍然艳丽如新,在这一片死寂之地显得有些迥异。

“风雪大了,先去宫观里躲一会吧。”凝和拉着雁灵道。

那座宫观给雁灵一种不祥的感觉,但如今风雪呼啸,下山同样危险。雁灵思虑片刻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。

众人将马留在避风处,往上爬了几层阶梯,来到宫观门口。宫观的大门半掩着,观内隐隐有烛光摇曳。雁灵紧握着刀,先一步推开厚重的木门,只听闻“吱呀”一声,观内大殿中跪在神像面前的人缓缓转过头来,神色平静地望着他们。

凝和后退半步,眼神流露出刹那的惧意。雁灵侧目,见着凝和异常的反应,便不着痕迹地往侧边移了移,将凝和挡在背后。

微弱的油灯火光中,那人缓缓起身,与几人对面而立。那是个中年男子,系着一条素白的额带,左眼眶塌陷,身着粗麻布衣,看起来宛如在披麻戴孝一般;他的腰后横着一把约三尺左右的长刀,身侧放着一个四四方方、有棱有角的行囊,整个人如一株将要凋败的草木,充斥着颓靡与枯瘠。

“真是许久不见了啊,帝姬。”他看着凝和许久,才温暾地笑了笑,“上一次见面的时候,你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。”

“呵呵……”凝和的肩头微微颤抖,眼眶通红着冷笑了两声,“如何,今日守在这,是想完成十几年前没能完成的事吗?”

“受人膏泽,替人消灾。”他从胸口掏出一个瓷瓶,像是在和老友叙旧一般,平静而温和地对凝和说到,“这是鸩毒,饮下后不出三息便可长眠,不用经历疼痛与挣扎。你是愿意自己解决,还是让我动手?”

闻言,雁灵的额角瞬间浮出一道青筋,她的指尖一顶,无间出鞘三寸,森然道:“你算什么东西,竟敢妄议她的性命?”

那男子缓缓抽出腰后的长刀。

那长刀银光锐利,刀背上刻着“灭愁”二字,戾气不输无间。在看见男子的独眼时候,百里延就隐隐有所察觉,在看见那长刀后,百里延几乎就确认,眼前这个男子,是臭名昭著的“刀王”江看。

世人皆知,若论剑,无人能与剑圣境一较高下,若论刀,无人能与刀王江看分出左右。只是前者是个道德高尚的侠义之士,后者则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疯子。

江看年少时也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,早年拜师高人门下,下山后结识一个铁匠之女,便与她结成连理。他的刀曾断过一次,他的妻子为他重筑了长刀,取“灭愁”,其愿藏于刀身之上。

好景不长,有人上门寻仇,他的老母、妻子、长子在家中遭人杀害,他的幼女生来就有痫证,间歇性的发病,那时女儿发病,他抱着女儿外出求医,回来时遇到那寻仇的人,同他打了一架。

然而那人身手极好,虽然他当场报了仇,却也瞎了一只眼睛。他并不认识这个来屠他家门的人,家人惨死,女儿还在发病,他手足无措,万念俱灰。就在这时,有个年轻的女子乘着马车路过,救了他的女儿,见他凄惨,便又为他的家人安排了后事。

后来他才知道,这个女子是紫朝公主,身份无比的尊贵。

这样的贵人,替他惨死的家人收尸,救了他的女儿,又收留了他们。从那时起,为了回报恩情,他便替魏流云做脏活。他杀了数不清的人,有恶人也有无辜的人,世人喊他疯子,他也不在乎,他不再记得曾经疾恶如仇的自己,只是一味地听从命令,浑浑噩噩地活在屠杀中。

魏皇后让他潜入宫殿,处理刚生完小皇子的白秦言,他便杀了白秦言宫中的宫女、嬷嬷,又制造了宫女杀人的假象。白夷雪五岁那年,所居宫殿失火,那把火也是他放的,放完那把火后,魏皇后让他不用再处理那俩孩子,他便就此搁置,直到前些日,魏皇后重新提及此事,他在东殃查到凝和的踪迹后,便先一步来到这座雪晨山。

吊桥是他刻意破坏的,他与妻子早年的居所在白郡,他拜的高人,原先就居住在这座山头,这座宫观之中。

他原本是北堰人,却因为母亲与妻儿的死,恨透了北堰。

“既然如此,那便由我动手吧。”江看的指尖拂过刀背上灭愁二字,随后刀锋指向雁灵,“吾妻所铸之刃锋利无比,不会令诸位太痛苦的。”

说罢,江看冲了过来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