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千千小说网 > 首辅白月光回京了 > 第33章 第 33 章

第33章 第 33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宫内。重重飞檐之下是渐次飘落的细雪。

该入冬了。

碎玉一样的雪沫尚未落到宫檐上方,便被升腾起的热力消融。太后畏寒,慈宁宫里早早燃了地龙,殿内的大铜缸里熏着沉水檀香。

此刻几个女眷正隐隐以长公主为首,围在一处,都在陪着太后谈天。

“入冬了,哀家记得前些日子曾有兵士因为过于寒冷哗变,可有此事?”

长公主颔首,道:“的确,但近期已有进展。新制的棉衣已经在送往漠北的路上了,我还遣了得力女官去接洽此事,看看究竟何因。”

有一女子坐在下首,此时当即乖觉地抬头笑道:“正是,我前些日子已去看了,新制棉衣足够厚实,可以抵御风寒。此次定要查出来是何人偷天换日,胆敢克扣军需。”

讲话的正是温道盈。

这样一接话,太后不疑有他,只觉得是此女官在主导漠北军士棉衣的查勘,也来了几分兴趣。

“这位姑娘是个生面孔,听这意思,对政事颇通。也是新选的女官罢。”

温道盈是首次与太后在私人场合会面,此时表现的倒也从容。几句话笑着将自己的出身及现任官职一一道来。

太后注意到了什么,却是转头问起了长公主。

“云州?”

太后一双眼睛看向长公主,语气带些试探:“云州风物甚好啊。”

长公主微微摇摇头。

“的确,但……”

话到嘴边,却又欲言又止,只佯装无事揭过。

温道盈一双杏眼在席间打转,并未作声。

几日后,她悄悄寻到太后身边的姑姑澜月。

“澜月姑姑。”

温道盈巧笑倩兮,并不提具体事务,只道:“我见了姑姑就觉得极其亲近的……”

她常常见面并赠礼,终于与澜月混了个脸熟。

又过了些时日,她方才终于佯装无意地问道。

“姑姑是自幼在宫中的么?可曾……去过云州?”

当年的云州,到底发生过何事,为什么宫内与此事有关的人都语焉不详。

而她费尽心思买通了谢泓身边下人,也同样得到消息。

谢泓亦是在云州停留许久,似是在寻人。

澜月姑姑望她,眼里带几分谨慎。

“我并不是十分知晓。”

却是见四下无人,拉着她的衣袖往偏殿去了。

*

边塞,甘州城。

叶采苓离京有了些时日,对京内那些暗流涌动无从知晓,

此刻她望着那宴席——明知是鸿门宴,也只能上阵了。

叶采苓面上没什么不虞神色。应对那主簿的劝酒也十分圆滑。

她一双眼睛静如寒星,却让主簿的心里打起鼓来。

甘州是他们的地盘,朝内要派人来,纵然是机密,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,知县自己不露面,而是遣他们这些官吏先来个出其不意的露面。

意在让京中来的人知晓,他们甘州也并不是好捏的软柿子,上面也是有人的。

只是此时事态发展却是超出他们的预期。

本以为此人见暗访的计划被拆穿,至少会表现出慌张失措。

她却显得像是十分了然的模样,并没有什么额外反应,应对劝酒也能从容地说上几句。

主簿悻悻喝了几杯酒,却忽地一拍大腿,豪气道:“叶姑娘此行,可有需要我们配合的?小的自当尽心尽责哪,姑娘放心,绝无半点折扣。”

却听不出来几分尊重,像是在与邻人说笑。

叶采苓不言,抬手挟了一筷子席间的菜色,只慢条斯理吃了。

再抬头,脸上挂了些恰如其分的薄薄笑意。

“我倒不知晓,何时京中查案,需要旁的人干预了。”

她脸色一凛,收了那笑。

“看来这甘州,实在是自成方圆哪。主簿,你说是不是?”

这话背后的深意,甘州众官吏自然不敢认。

席间几人支支吾吾了几声,最后那主簿脸色便有些讪讪,只道:“甘州是大周朝的甘州,当然是要依着朝堂律法办事,叶女官言过了。”

“我等不敢打扰女官,有何需要,大可和小的吩咐。”

话语间却少了些方才的轻慢。

叶采苓拿回主动权,不动声色地打量席间众人,却很快又发现一处蹊跷。

“诸位方才介绍过官职,怎的,负责收取税银的主簿却是不在么?我看名册,那人似乎姓何。”

“女官好记性,何主簿是在府上养病,前些日子前去边上的几个村落督查收税,染上了风寒。”有人低声道。

叶采苓道:“如此,便是好生休养为宜。”

席毕,叶采苓沉稳地敛起衣角,只向外行。

侍女静霜已经立在马车前,很有眼色地给她递上大氅。甘州的确地处边境,若是还在京中,这个时节的雪落在地上尚会融化。

而眼前地面上已经冻上了不化的冰。

她拢拢大氅上的软绒,与驾车的伍师傅道:“走罢。”

车夫并不多言,一扬马鞭,车轮便辘辘地离开了。

她心道这甘州果然是块铁板,席间那些作陪的主簿文书之类的,看似热情,实则并未提供任何有效信息。

且最关键的,负责税收与物资的主簿并没有出现。

手指上已经传来些凉意,但被大氅包覆的身躯却并没有感受到塞上的寒风,依旧是笼着恰如其分的暖。就像那个人一样,只要他想,行事就能让人如沐春风。

她逐渐感到心静了下来,只仔细考量此时的境遇。

若是谢泓在,他会如何做。

这世上是否真的有三缄其口的人?还是说,她尚未选得合适的法子。

主簿他们在席间并没有直说,言语间却无不透露着粉饰太平的意思。

反复只强调“此处无事”,这样的话语本身就是心虚的体现。

此时已经打草惊蛇,却不妨让事情的发展更进一步。她越看这些官吏的表现,便越知道此处定有问题。

她忽地扬起声音问车夫:“伍师傅,若我们明日一早出行,可否能走?”

伍师傅是自那日谢泓在江边与她互通心意后,给她带来的护卫。谢泓当时道她仅仅带着侍女,在塞外还是少了些保障。

伍师傅点头:“晨起霜重,但只要太阳一出,路上冰化得便很快了。女官可要明日出行?”

“是,我明日打算去周围的村落看看。”她语气透露着几分凝重:“甘州兵士饥饿苦寒,那此地民众,我想着情况也不会太好。”

“那些官吏一个个吃得红光满面——甘州地处边塞,缺水少食,今日席间竟然上了好些河鲜。”

侍女静霜一听就明白了,道:“民脂民膏都被这些人搜刮干净了。”

叶采苓低眉思考着:“是啊,霜儿,你明日着我的衣裳,先去甘州城里多转上几圈。”

“我明日与伍师傅出城。”

一语定下。

果然,次日静霜做女官打扮,上了那架马车去了。叶采苓眼看着有几个探子跟上了静霜的路线,自己回身给伍师傅打了个手势。

她此时着了一身粗布夹袄,与伍师傅扮作来城里贩货的乡民,两人径直出了城。

两人向离甘州最近的村落跋涉过去。

村口有棵枝叶落尽的树,两个小童在那里踢一个枯草团成的球,见到有陌生人来,却是警惕地看了一眼,立刻四散奔逃。

“枢兰拐子,枢兰拐子来嘞——”

他们身上并没有袄子,看着像是套了很多层单衣似的。

叶采苓见满目黄沙,无声叹口气。

终于等到村里的话事人出来,那老者头发灰白,讲话倒仍是利落。

听叶采苓讲明来意,言语里仍然透着警惕的疏离。

“姑娘问我们这里征税情况?”

“好着的,好着的,都是按规矩来的。”

叶采苓并不多言,只拉了个板凳坐了,却是与老人拉起了家常。

几句话下来,伍师傅立在一旁观察着,面色依然波澜不惊,心里却有几分惊讶之意。

谢泓与伍氏镖局是故交。因此那日谢泓有事相求,他作为大掌柜,也是亲自出面护送。但见护送的是这么个柔弱女子,心里未免也有几分疑虑。

这几日,却见她手腕果决,对着不同的人施以不同手段。

此时与老者讲了一晌话,对方却已经放下了警惕。拿出一张被翻得有些卷边的账本给叶采苓看。

“好官嘞,何主簿真的是好官。”

老者道:“县里要加盐税、田税,不管我们的死活。今年秋天冷得很,雨水多,粮食收的少。喏,这是何主簿帮我们写的条子,征税的兵见了这条子,也收敛了些。”

叶采苓接过这簿子仔细看来。

她文书审的多了,此刻却是能看出来,老者所言非虚。并没有伪造的痕迹,而是的确写了要求暂缓征税的字迹,还加盖了名章。

只是这字迹看着,有些奇怪。

她温声问道:“老人家,这字为何有些深浅不一?”

那笔字,能看出来有练习过的痕迹,但奇怪的是有些明明能书写的很规整的字体,笔画却有深浅之分,连带着字迹也有些微的抖动扭曲。

像是写字的人在匆忙之中写的,可每一笔落笔又很用力,不像是为了赶时间。

老者点点头。

“你们不知晓,何主簿前些年去沙原上,被马碾了手嘞,这个指头没嘞。”说着拿手比划起来。

叶采苓了然。若是如此,便可以解释这字迹的问题了。

她也看出来此时老者讲话是真诚的。

告辞之前特地安抚了老者,道苛捐杂税已经被她记录在案,日后会有更好的处理措施。

“姑娘现下打算去哪里?”

眼见着进了甘州城门,伍师傅出声道。

叶采苓凝神片刻,“我回去换身衣服,你且送我去见何主簿。”

“得令。今日探访下来,我见他的确是个好官。”伍师傅赞同道:“寻他大抵有些效用。”

叶采苓换了一身交领袍,将头发束起归拢,前往何主簿的住所。

此刻她脑海中的调查计划已经成型。联合何主簿,从他那里寻找线索作为突破,再由何主簿引荐,前往漠北营地,去实地探访军士。

甘州是个小城,除了几位官阶稍高些的官吏住在县衙里,其余主簿文书之类的小吏都各自在家中居住。

何主簿的家便是一处寻常院落,在巷南边。

叶采苓问过邻居,轻轻叩响了门环。

里面的男子过了许久才应门。

叶采苓带着些歉意,在门扇打开的时候便出言道:“何主簿,知道你身体抱恙,还来叨扰,实在愧疚万分。”

男子一愣,道:“无妨……只是姑娘今日过来,寻我有何事?”

叶采苓感到一丝微妙的违和。

他表现出来的态度,却是与她很熟悉的样子。

明明此前从未见过。

此刻她留了个神,几句话说明来意,却没有贸然提及要何主簿配合的话。

何主簿引着她走到院里坐了,又招呼着递上茶水。

叶采苓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的手,又不甘心地再暗自数了一遍。

十指……均是完好。

再看此人镇定的模样,却是品出来几分不对劲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